听新闻
放大镜
检察生涯(五十六)
2018-12-19 11:04:00  来源:中国检察出版社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张苏

  以史学的严谨、文学的笔触,记录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卸任副检察长的工作生涯,再现了他们对检察事业殚精竭虑的人生境界。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检察脊梁,人生楷模”。读懂他们,从某种意义上,就读懂了共和国的检察史……

  生逢乱世,傲骨天成。投身革命,赤胆忠心。为求真理,你身陷囹圄而矢志不渝。面对威胁,你不为物移,度外生死。追求法治,你曾蒙不白之冤却初衷不改。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你看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才华横溢,文如其人,墨如其行,你用满腔的赤诚写下践行一生的誓言:“生命非不贵,为正义而牺牲方不无味;赤血非不贵,为人民横流才有意义。”

  你的一生,配得上这样的诗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题记

  那是1988年7月下旬的一天。门开了,秘书走进来,恭恭敬敬地呈上几页纸:“这是张老的生平,中顾委(中央顾问委员会)领导同志看过后觉得原来的评价低了,作了修改,请您看看。”张苏的老伴齐淑容戴上老花镜,默默地念道: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苏同志,因医治无效……”

  她摘下老花镜,慢条斯理地说:“评价太高了!优秀党员,共产主义战士,就够了。没听人家说吗,到哪里找最佳商品?广告里。到哪里找完人?悼词里。这股歪风不能再刮了。人死了吹个天花乱坠,有什么意思?只能给老百姓添些笑料。”停了片刻,她接着说:“告诉中顾委和高检有关同志,遗体告别快点进行,千万不要惊动中央首长,规模越小越好,丧事越俭越好。你是张苏同志的秘书,料理完丧事就不要到这里上班了,司机也不要来了。”

  秘书转身欲去,她突然想起什么:“噢,桌子上的几把钥匙,你拿到机关去核查一下,看看还有没有在公物上留尾巴,如果有统统退回去。现在有些党风不正,我们要管住自己。要不将来到了奈何桥上,老伴会对我发脾气的!”

  40年的共同生活,齐淑容早已经熟悉老伴对事业和名利的态度。她知道,只有这样做,老伴才能安心。

  从把自己85块银元工资中的80块交给党组织作为党的活动经费那一天开始,直至担任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和中顾委委员,张苏60余年的革命生涯和工作历程,正是他喜欢的一句箴言的真实写照:看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

  一、流动的革命者和教育家

  张苏,学名张希贤,曾用名张若增、张更生。

  1901年10月20日,张苏出生于河北省蔚县南洗冀村。在封建王朝最腐朽的年代里,幼小的张苏在华北的小山村里开始了求知的旅程。

  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他求知的方式,也只能是私塾。祖父张睿川,号南山,秉性刚正,品行端庄,是当地有名的“知识分子”。他是清朝的廪生,饱读了儒家学说,深通孔孟之道,胸怀八股文章,写得一手好字。生性聪颖的张苏,从小就随祖父学习。5岁时便能认字,而且过目不忘,颇得祖父的喜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苏后来为人称道的书法成就,也得益于祖父的真传和自己的刻苦练习。祖父的教导,为张苏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1923年8月,张苏考入了北平师范大学。在这里,张苏的见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而最重要的就是他开始直接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往已久的他犹如久旱得雨,虽然深处黑暗时代,却看到了未来的光明。这一时期,他的阶级觉悟迅速提高,思想进步很快,积极投入爱国学生运动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活动。

  1927年1月,他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就在这一年,大革命失败。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大肆屠杀。尽管革命暂时处于低潮,到处笼罩着白色恐怖,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树起坚定信念的张苏,并没有为形势所困扰。他在逆境中,先后担任团支部干事、书记。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9月,张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后,张苏到北平第三中学任教,以教员的身份作为掩护,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当时,张苏每月的月薪是85块银元。这样的待遇,在当时已是名副其实的高收入。如果都用在自己的生活上,该是很富足的了。但为了缓解当时党组织活动经费不足的局面,张苏从每个月的薪水中拿出80块银元交给党组织,作为党组织的活动经费。自己只留下5块银元作为生活费,过着清苦的日子。

  在北平三中当教员期间,张苏先后担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委员、宣传部长。共青团北京市委遭到破坏后,张苏也遭到了通缉。后经北平三中的校长冒死相助,张苏脱离了虎口,避难于宣武门观音寺公寓里。

  编辑: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