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检察生涯(六十三)
2018-12-20 09:34:00  来源:中国检察出版社

  以史学的严谨、文学的笔触,记录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卸任副检察长的工作生涯,再现了他们对检察事业殚精竭虑的人生境界。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检察脊梁,人生楷模”。读懂他们,从某种意义上,就读懂了共和国的检察史……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张苏

  “张苏同志的这个看法,真正抓住了法制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干部的守法问题。实践证明张苏同志的意见是完全正确的。”王桂五如是评价。

  对于身边的干部,张苏要求很严,尤其对干部的思想工作抓得很紧。当他发现有的干部放松本职工作,而致力于个人爱好时,便及时指出首先要尽自己的“本分”,完成工作任务,“行有余力”,再从事个人的研究、写作和其他活动,而不能轻重倒置。

  在王桂五的记忆中,张苏仅有一次对干部提出过表扬。“对于干部的工作,张苏同志从不进行‘廉价’的表扬,以换取干部的好感。在他主持研究室工作期间,仅仅做过一次表扬,就是1981年第3期《人民检察》的社论《认真重视农村的治安问题》,他认为这篇评论写得很及时,对农村治安情况的分析和意见也是正确的。”

  对于工作,张苏十分严格,对于为官做人,张苏就更严格了。

  张苏的父亲张善臣,1937年就参加了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救国会;1939年受边区政府委托,组建晋察冀边区银行;1944年到了延安,任陕甘宁边区银行出纳主任;1947年10月随军撤到灵丘县,曾担任灵丘县县长。他参加革命工作后,一直任劳任怨,吃苦在前,勇挑重担,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在延安时,逢年过节,周恩来经常请张善臣老人到家里做客,称他为“张老伯”。

  张苏担任察哈尔省主席时,省委考虑安排张善臣老人到省政协或省银行任职,均被张苏以“我当省主席,有些事情不好办”为由拒绝了。理解儿子的父亲,为了生活,只好开了个“益立号布店”,以谋生计。张苏父子“儿当主席父卖布”的事在察哈尔省一时传为佳话。

  后来,张苏的亲人迁居北京,周总理知道张善臣这个老革命还没有工作时,嘱咐相关人员给老人安排工作,张苏还一再坚持不要安排职务高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张苏长期在领导机关担任重要职务。他的老战友、老同志、老部下以及他的亲属中不断有人来信或来人求他办事,如子女上学、安排工作、请调进京等等。对这些要求,不论是谁,他的原则是:“各有各的组织,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来者所提的要求,我办不了,也不能办。”并告诉秘书:“不管谁来找我还是来信,一律照此答复。”

  不以权谋私,是张苏一直坚守的原则。但张苏对于这个原则的坚持,有时候连秘书都“看不过去了”。田进禄就记得这样一件事。

  20世纪50年代,张苏在全国人大担任重要职务,妻子齐淑容在国务院文教办公室工作。两人的工作地点离得非常近,但张苏从没有让自己的妻子搭过自己单位的“顺风车”。一天下大雨,秘书和司机都请示张老:下雨了,路不好走,是不是顺路去把齐老接一下。但张苏硬是没有同意:“各有各的组织,这不是私家车,不能用来办自己的私事。”

  在北平做地下工作时,张苏把自己绝大部分的收入交给党做活动经费,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在抗日战争中,身为晋察冀边区政府委员的张苏,为发展边区经济建设呕心沥血,使边区军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而他自己却没有过冬的大衣。后来,还是聂荣臻送给他一件缴获的日本军大衣。但是这件大衣也没穿多久,他又送给了别人。解放后,生活改善了,但他艰苦朴素的本色没变。

  他从事地下工作时,中共北方局的一部秘密电台经他手隐藏在一位世交张老先生家,老先生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党的电台。解放后,张苏念念不忘老人的功劳,时常几十元或数百元地周济他。有人建议将情况反映给北京市委,由有关部门给这位老先生补助。张苏却说:“不要增加国家的负担。”

  1985年检察机关统一着装,高检院考虑到张苏长期从事检察工作,是高检院的老领导,虽然已经离开了现职,但还是准备给他做一套检察服。一来必要时可以穿用,二来留个纪念。但张苏表示坚决不要。他说:“检察机关统一着装是国家批准的,是为了工作需要,我现在不做检察工作了,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做了是个浪费,我们不应当多花国家一分钱。”

  “在生活待遇上,他从来也想不起自己。”他的第三任秘书孙振镛还记得这位老领导的“抠门”:“张老家里的一架老式电话机,早已落后‘形势’了,还经常错线,但他也不让换。”

  编辑: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