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季老随想录的第一辑,2009年8月出版。季羡林老先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沉甸甸的财富,淡淡然走入了历史之中。2009年8月,对我来说实在是个很幸运的月份。因为就在这个月份里,我收到了吴江检察院的录用通知单,我知道,我离检察官这个目标又结结实实的迈进了一步;同时,这也是个思绪焦灼的月份,来到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从综合部门工作上手,一时之间有太多的不适应,好像突然之间增添了几缕说不明道不清的困惑,对工作的、对生活、甚至对人生的,就像一只小小的困兽,四处乱撞,却又找不到出口。莫非这是达成某个心愿之后的后梦想时期综合症?
所幸,我及时的遇到了这本书。
虽是中文科班出身,可是面对着从没接触过的公文写作,我惴惴不安。哪怕就是一个简单的会议纪要,都觉得无从下笔,遣词用句没有任何章法,单位也没有之前的记录让我参考学习,可是还得硬着头皮一期一期按时发文,每次都如挤牙膏一般痛苦。我忍不住开始嘀咕,按照原先的记录方式也没有什么不妥,为什么要改成公文式呢,刚开始工作就有这么大的压力,真是让我不知如何排解。压力如何排除呢?不嘀咕。季老的答案只有三个字。遇事不嘀咕,就能排除压力?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我开始学着不嘀咕,接到任务的时候,我都暗示自己,不要嘀咕,先做再说。渐渐地,我发现不嘀咕之后,做事要比之前效率高多了,不是我不想“嘀咕”,而是还没来得及“嘀咕”呢,事情已经做得八九不离十了。看来这“不嘀咕”真是个万能的锦囊妙计。
我怕老,也怕死。《老年谈老》是随想录中堪称经典的一篇。看着一个已是望九之年的老人如此坦然自若的老年谈老,让人不得不心生钦佩,离死亡最近的时候直面死亡,这该需要多大的智慧和勇气。我总觉得老年时期恐怕是人一生中最无奈的时期,正值壮年的子女们都已经成家立业,都在为自己的事业打拼,自己恐怕是帮不上什么忙,能够不给他们添麻烦,不成为他们的包袱就是最大的帮忙,身体中的零件开始不停的出现问题,原本正常的数值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完全不按照自己的意愿上升或下降,总担心着会不会有一天自己就醒不过来了,那倒也是幸事一件,最怕的是躺在医院终日不得动弹,那真是生不如死。这样想来,还宁愿过了60自我了断。“我信奉陶渊明的一首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除非自杀,决定权不在自己手中。既然不在自己手中,你就用不着多虑。这是最合理的态度。等到我应尽的时候,我会坦然从命,既不饮恨,也不吞声。”寥寥数语,让我无地自容,一个20刚出头的年轻人吃饱了撑着考虑些杞人忧天的事情,确实让人哭笑不得。那如何才能做到既不饮恨,也不吞声?这是个耐人琢磨的问题,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寻找答案。季老说,一寸光阴不可轻,青年人,好自为之,世界是你们的。
都说人生是一本书。就在这本薄薄的看似随手拈来的随想录里,我分明看到了一个拥有大智慧的慈祥老人,还有足够我享用一生的珍宝。
来源(作者):吴江市人民检察院 缪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