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二十年,我与澳门共成长
2020-06-01 15:38:00  来源:检察日报

  1999年,我出生那年,澳门回归了祖国的怀抱。在那之前,人们叫她“妈港”;从那时开始,人们叫她“中国澳门”。

  2009年,我10岁。同年12月20日,我站在澳门金莲花广场的晨光里,黑色裙子,粉色外套,扑面的海风带来凉意,我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亲眼见证了澳门回归十周年的升旗仪式。

  2019年,我20岁。今天的我,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同岁。我青春活泼,她风华正茂。

  在北大与年轻的澳门朋友们谈起这个城市,我一定会告诉他们:“澳门回归十周年的时候,我也在现场啊!”那时,我作为青年时报牛通社1号小记者、浙江电视台少儿频道小记者,从杭州出发,赶赴澳门,观摩了澳门回归十周年庆典现场,并从现场发回了相关报道。随着时间的过去,这段经历越发珍贵,也越来越让我感到骄傲。冥冥之中,我与这个略显遥远的地方产生了温暖的关联。

  翻阅10年前稚嫩的笔记,云朵从大三巴牌坊上空飘来,空气里出现了猪扒包的味道,教青局里短头发的副局长阿姨送我的青绿色笔记本用完之后在书架上落了一些灰,唱诗班的声音,《七子之歌》的旋律,劳工子弟学校的音乐课,时空交错,扑面而来的记忆有的模糊有的却异常清晰,澳门,你的容颜,我必将再看一次,抑或是很多次。

  说到澳门教育与青年局,《青年时报》2009年的报道里就记录下了我去那里采访时任副局长梁励的情景,十年过去,这段回忆读来不仅生动鲜活,甚至历历在目。那时梁阿姨很热情,一见面就谦虚地表示要向小记者们学习普通话,她告诉我们:“现在我们澳门的小学生,普通话说得都蛮标准的,大街上的成年人反而不怎么标准。这是我们教青局注重推广普通话教育的结果。澳门回归了祖国,教青局就对学习‘国语’重视起来了,但是大家基本上还是以广东话或者英语、葡语为主,连餐厅里的服务员都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呢!另外,现在澳门的学校和内地的学校交流越来越多了,我们教青局经常举行爱国爱澳的教育活动。”

  十年前的小学生,现在已经成长为优秀的大学生,教青局在普通话教育和加强与大陆的联通交流方面下的功夫,很明显收获了可喜的回报。一起在学生社团工作的一位学姐也是澳门人,她告诉我,这些年,选择去内地读大学的澳门学生越来越多。“说起来,这种变化很是潜移默化,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完成的。现在我们澳门,是家长也想送孩子去内地学习,老师们也经常去内地交流……”学姐的话再次与十年前梁励阿姨的话遥相呼应,梁阿姨曾说起,为了保证澳门众多私立学校的教学质量,他们所做的“一是保证他们小班化教育;二是有一个综合评鉴队伍,协助学校通过国家教育部送老师到内地培训交流,比如说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澳门同胞与内地的亲密感,来自于文化交流中的知识汲取、与内地同胞结成的深厚友谊在两地人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坚固的民族文化认同,在澳门孩子心中深深地扎根。

  这学期我选的体育舞蹈课的舞伴是外国语学院阿语系的学弟,土生土长的澳门人,才貌俱佳,流利的普通话、英语、广东话随意切换,简单的葡语也不在话下,小学在基督教学校就读,初高中在天主教学校,大学来到了北大。在北大港澳台办帮忙组织活动的他,和同学返乡介绍过自己的大学,“就像小时候我们教青局组织中小学的孩子去内地学校交换交流,参访学习普通话一样,我也想换种身份做点什么。”学弟告诉我,这份幸运,在澳门回归祖国怀抱之后,体现得越来越明显。“成长在这样一个结合了中西文化特征、拥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开放多元的环境中无疑是幸运的。”

  对我来说,澳门是迷人的,更是充满希望的,正如阳光下那朵绽放的盛世莲花。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

  编辑:综合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