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心正则意诚
2021-07-27 14:50:00  来源:检察日报

  “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与政无不达”的清代鸿儒纪昀用十年时间写成《阅微草堂笔记》,该书内容丰宏,囊括了官场逸闻、风土人情、狐仙鬼怪之事,深刻地反映出清代社会的官场、人情、社会风貌,是清代文言笔记小说代表作。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纪昀的这部笔记体小说在劝世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进行高度评价:“盖不安于仅为小说,更欲有益人心。”

  白居易有诗曰:“一裘暖过冬,一饭饱终日。勿言宅舍小,不过寝一室。”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极为推崇的一个叫郝瑷的地方官,原因就在于郝瑷将为民服务、积极履职工作、践行生活俭朴理念于实践中作为为官的常识,获得了纪昀的赞赏。通过苦读诗书,在乾隆二十四年,郝瑷被录为举人,紧接着中了进士,后被任为一个县城县令。“菲衣恶食”,郝瑷穿着十分普通的衣服,粗茶淡饭地工作与生活。“视民事如家事”,把百姓的事情当作是自己家的事情去做。“仓库出入,月月造一册”,仓库物品的进出,郝瑷每个月都登记造册。“预储归途舟车费,扃一笥中,虽窘急不用铢两”,他把日常开销后剩余的工资储备为回家费用,锁在一个箱子里,即使生活窘迫也不动用,后来他辞官回家时,锁在箱子里的钱都没带走。

  明代名臣杨继盛给自己孩子写的遗书中谈到:“心为人一身之主,如树之根,如果之蒂,最不可先坏了心。”“不可先坏了心”就是不要有邪念的存在,更不能去做邪恶之事。中国人自古就有“天下为公”之说。这种提倡告诫为官者要有公心。公心的对立面是私心,公心重,国家幸运家庭幸福;私心重,国家不幸家庭分崩。纪昀在该书中记载了一个欲为官的读书人“惟事事欲利归于己,害归于人,是其志耳”。该读书人精明到一定境界,在与其他读书人投宿旅店一起居住的时候露出了自私的尾巴。当时,“雨暴作,屋尽漏”,滂沱大雨使得他们投宿的旅店漏雨。刚开始的时候,只有紧靠北墙的地方没有漏雨,这个精明自私的读书人“忽称感寒,就是榻蒙被取汗”,找了自己感冒的借口,抢占了北墙根的床铺蒙上被子取汗。其他读书人都知道他的自私,也没有搭理他,大家坐在屋内聊天。等过了一段时间,“北壁颓圯”,北墙坍塌,没有睡觉、坐在屋子中央的大伙都趁机逃了出来,而在北墙下酣睡的自私的读书人被坍塌的墙“正压其下,额破血流”。这是自私自利之人自取其辱、自得其祸的真实写照。

  由此,使得纪昀想起了“性至狡”的仆从于禄跟随他去乌鲁木齐所做之事。走在路途中,“阴云四合”,于禄判断有大雨要降,于是把自己的衣服行李全部放在车厢里,而把纪昀的衣服行李盖在上面。走了一段时间,“天竟放晴”,“车陷于淖”,天气虽然放晴,但是车轮却陷进泥坑里,泥水从车下渗上来,反而把于禄的衣服行李全部浸湿。这使得纪昀不得不发出“信巧者造物之所忌也”的感慨。(石志刚)

  编辑:综合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