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猢狲王,鄙视链的一端
2020-05-28 15:57:00  来源:检察日报

  宋诗:“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作者是那个万人唾骂的秦桧,据说他发迹之前,曾为乡村塾师,因蒙童顽劣惫懒,头痛不已,于是赋诗以抒胸中郁积的不平之气。“猢狲王”也由此成为乡村塾师的代称。

  古代的初级教育,官府没有任何财政上的支持,完全依靠民间力量集资办学或自行聘请塾师坐馆,教授蒙童,担任教职的也都是一些未能登第入仕的落魄文人,所得的束脩仅能糊以温饱。加上古人的价值观,是将学优而仕,从政为官,视为读书人的终极安身立命之道。所以,既无皇粮可吃,又无科名财利的乡村塾师,遭人看不起很普遍。清人徐时栋的《烟屿楼笔记》载,有塾师无聊,作了一首《咏薄粥诗》:“撮米烧成粥一瓯,北风吹去浪悠悠。手持好似菱花镜,照见楼台在上头。”

  塾师摇头晃脑吟哦,有乞丐路过听到,插嘴说:“诗是好诗,就是不够贴切。一瓯粥里有一撮米,就不算是薄粥,宜改为‘粒米’。吃粥时未必遇到北风,如果是鼻子里呼出的气息把粥吹起涟漪,则更显粥薄,故宜改为‘鼻风’。吃粥的地方也未必有楼台,末句宜改为‘照见须眉在里头’,更为密合妥当。”塾师大惊,问乞丐:“你如此高才,怎么还以乞讨为生,何不去做塾师,我可为你保荐。”乞丐蹙眉不屑答道:“千万不要,我就是不愿吃薄粥,所以才出来乞讨。”传达出来的潜在意思,是嘲讽塾师还没有乞丐舒心惬意。

  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自幼家道中落,凭借勤奋20岁就成为秀才,但直到44岁才考中进士。之前他曾设塾教书,做了数年的私塾先生,但是靠微薄的收入又实在生活不下去,他不得不弃馆到扬州卖画。他入仕后写了一首《自嘲》诗:“教馆原来是下流,傍人门户过春秋。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而今幸作青云客,遮却当年一半羞。”回顾昔年寄人篱下做私塾先生的艰辛不易,收入微薄、半饥半饱不说,还时常遭人白眼。若是课上少了,会被东家诟病,责备太懒,但课上多了,又要受到学生的抵触,视先生若寇仇,反正横竖都不是人。如今吃上了皇粮,终于可以一雪前耻、扬眉吐气了。

  《清稗类钞》还有一个更损的故事:某乡村学究休年假回家,得意地把束脩放在桌上向妻子炫耀,说:“此乃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得来!”其妻见状,从柜子里拿出多十倍的钱,说:“此乃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得来!”塾师一听大怒,知道妻子与外人有私,遂与妻子大吵起来。塾师的父亲在门外听到后说:“为这种小事,何必吵架,‘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从这个小故事也可以略窥过去之人,对于处在体制外的乡塾学究的鄙薄和轻视。这也是当时社会的悲哀。不论在任何时代,如果没有处于金字塔底端,数量庞大的下层知识分子,就不会有作为社会中坚的士大夫阶层。

  编辑:综合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