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检察生涯(四十八)
2018-12-17 18:25:00  来源:中国检察出版社

  以史学的严谨、文学的笔触,记录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卸任副检察长的工作生涯,再现了他们对检察事业殚精竭虑的人生境界。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检察脊梁,人生楷模”。读懂他们,从某种意义上,就读懂了共和国的检察史……

  二、抗击日本侵略

  (一)英勇作战,令日寇惊恐万分

  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的闽西南2000多红军健儿,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二支队”,下辖三、四团,张鼎丞任支队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黄火星被任命为二支队委员、三团团长,邱金声为副团长。2月27日,二支队2400余人在龙岩白土镇举行了盛大的北上抗日誓师大会。

  1938年3月1日,新四军二支队由龙岩白土出发,开始了从闽西到皖南的千里大转战。4月初,部队到达安徽歙县岩寺集中。一天,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等来到二支队看望指战员。叶挺、项英向黄火星、邱金声详细询问了三团的情况,叶挺称赞三团基本上是老红军骨干,勉励他们要加强军政训练,掌握过硬本领。

  随后,三团奉命开赴小丹阳地区作战。

  6月下旬,黄火星、邱金声率领三团指战员北渡石臼湖,进抵当涂、博望、横山和江宁秣陵关地区活动。这里是国民党长期统治的地区,沦陷后又成为日寇侵略中国的大本营。7月6日,黄火星、邱金声组织三团一营和支队侦察连在当涂与芜湖之间,击毁敌寇军用火车一列,全歼数十名押运军用品的日军,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8月17日,他们又组织三团狠狠打击了盘踞当地为非作歹的伪匪朱永祥和川军余宗臣部,毙敌100余人,击伤247人,缴获步枪150余支以及一些轻重机枪、迫击炮和各种子弹4万余发,同时缴获电台、电话机等通信器材,将余宗臣部驱逐出小丹阳。

  随后的一段时间,黄火星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发动群众,在建立地方自卫武装的同时,部队也扩大了一倍多,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

  对于活跃在宁沪、宁芜铁路以及公路干线的我军,日寇惊恐万分。8月下旬开始,日寇曾出动数千人多次对当涂、小丹阳地区进行大扫荡。黄火星、邱金声率领三团指战员,紧紧依靠群众,积极开展游击战斗,先后在博望、横山等战斗中予敌以重创。他们还不断破坏敌人铁路、公路,组织小分队直插南京雨花台,夜袭敌人警察所,威震南京城,粉碎了敌人的大扫荡。1939年1月21日,粟裕亲带三团由苏南奔袭芜湖飞机场的官陡门敌据点,全歼守敌。随后,三团奉命调回军部,担负保卫军部的任务,直属军部指挥。

  1939年2月,黄火星调军部杨村参加整训。整训期间,他学习努力,在军事、政治、文化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他还写了《三年游击战的经过》一文,回顾了在闽西南开展的游击战争,得到军首长的好评及肯定。

  这年7月,黄火星出席了新四军第一次党代会,并和陈毅、项英、袁国平、周子昆、谭震林等人一起当选为主席团成员。

  会后,黄火星抓紧整训部队,大胆提拔了几位年轻有文化的干部,几位老红军战士对此有意见,认为“老同志吃不开了”。黄火星意识到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于是,他分别找这些老红军战士谈话,而后又召开全团排以上干部会议,对大家说:“大批工人、农民和学生来到抗日前线,加入我们的队伍,是一件大好事。这是应当欢迎的,但这并不等于‘老同志吃不开了’。”

  “我们党的事业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要使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就必须大胆提拔和使用千百万新干部。”经过黄火星的耐心教育,原来闹情绪的同志愉快地服从了组织决定。

  黄火星对干部战士既严格要求,又体贴入微。因为他特别会做思想工作,和干部战士相处得十分融洽,三团的干部战士都称他为“黄老奶奶”。

  1940年1月,奉军部命令,黄火星率三团开赴铜(陵)、繁(昌)地区抗日,受第三支队指挥。同年5月26日,日寇3000余人在飞机的掩护下,向三团驻守的何家湾阵地发动进攻。临近的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退,避而远之。

  黄火星亲临前线指挥战斗,率领战士们英勇反击,经过9小时激战,毙、伤敌人300多人,使敌人支持不住最终败退。

  随后,日寇对铜、繁地区连续进行扫荡,三支队队部被敌包围,撤出时丢失了数份机密文件。黄火星亲率部队寻找,全部收集回来。项英、周子昆为此亲笔表彰他“对党认真负责”的精神。

  1940年12月底,新四军老三团、新三团奉命合编为新二支队。黄火星任支队政委兼老三团政委,周桂生任支队司令员兼老三团团长。

  编辑: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