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一座举世闻名的文化与历史的废墟,大水法的残骸,似在诉说它曾有过不可一世的灿烂和辉煌。
秋雨霏霏的时节,伫立雨中凭吊残垣断壁。当我沉浸于周围悲凉和冷寂的氛围时,就会感到从某个角落不时飘出一声又一声幽远的叹息。圆明园在叹息。
仰视大水法那相互支撑的石头,我似乎感到乾隆皇帝正端坐在大水法下捻须颔首、陶醉于“猎狗逐鹿”的喷泉和十三层水塔的巍巍壮观。我当然清楚,这从心底掠过的只不过是圆明园昔日繁华和绮丽的幻影。而如今,属于它的只有衰败和落寂,那委身在秋叶枯草中的大水法,看上去倒更像被亵渎的美丽女子,裙裾散乱、雕像般跪在尘埃中。你很难说清她是在祈祷还是在诅咒,是在哀怨还是在向世人默默倾吐她那永世不忘的耻辱。
也许,圆明园正因为今昔之间的巨大反差而叹息。
置身于大水法的乱石,我仿佛依稀听见那哔哔剥剥的爆裂声;轰然倾倒的坍塌声;人类毁灭文明发出野性的呐喊;以及愚弱国民颤抖恐惧的呻吟。就是这些石头,这些光滑的石头,当它们有序排列时,成为绝美的造型,展示人类的智慧和勤劳;当它们无序倾倒时,便成为几近永恒的废墟,向世人昭示着人类恶行所能达到的极致。
文明毁于野蛮,也许圆明园正是叹息这野蛮的文明毁灭以及由此产生的文明的耻辱和文明的不堪回首的遗憾。
秋风送凉,秋叶飘黄,踏着枯萎的积叶我感到历史正在和我一同沉思,都说文明的挫折将会以历史的巨大进步作为补偿,我真想向历史老人发问,我们得到了这种补偿吗?然而我不敢。我只好在秋风的肃杀中绕着大水法彳亍,正当我厌倦于青年男女那麻木的笑语欢声时,又一声幽远的叹息飘来,从这声叹息里,我突然领悟到,圆明园并非仅仅是为了那场野蛮毁灭以及今昔之间的反差而叹息,更多的余韵倒像是留给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