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止住了,空气也清新了,我们终于可以接着在院子里晒太阳了。”近日,听到老人们爽朗的回答,前来回访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检察院检察官也会心地笑了。
深秋的宣化本该云淡风轻,却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尘沙裹挟。发现空气异常后,宣化区检察院民行检察部立即行动起来,调研走访街道社区,了解到尘沙的来源是建筑工地内的土方未被有效覆盖而产生的扬尘污染。锁定源头后,检察官们迅速开展专项行动,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现场调研的方式,掌握第一手信息,并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向区住建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加大监管力度,一一排查,对辖区内建设工地建筑土方裸露未采取防治扬尘污染措施的违法行为及时处理。
宣化区住建局收到检察建议后及时回复,落实监督管理。经过半个月的多方合力,宣化区上方的天空又出现了清亮的蓝色,市民们对检察机关的有力举措纷纷点赞。
据悉,今年以来,该院加大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力度。一方面,坚持“专”字当头,“实”字托底,内外联动,成立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专项法律监督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另一方面,精准打好环境保护的“组合拳”,与环保、国土、质检等行政机关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及时掌握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履职情况,充分发挥监督、预防等职能作用。此外,还通过新闻发布会、微信、微博等平台,用群众“看得见、记得住”的方式传播生态保护理念,增强公众参与度。
“特别值得欣慰的是,我们辖区的行政单位由一开始的不了解、不理解转变到现在积极配合、共同协作,工作局面也由一开始的检察官孤立注入、行政机关被动配合,变成现在行政机关的主动关心协作、积极跟进推行。今年以来,我们与行政机关共同发力,完成了‘水源地保护’垃圾清理3000余吨,膨润土、矿山、建筑工地土方等扬尘污染企业治理50余家,多次深入学校、饭店开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专项行动等大部分涉及公益诉讼案件。目前,通过诉前程序办结公益诉讼案件25件,发出检察建议40余份。”该院检察官叶爱生深有感触地说。
(本报通讯员曹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