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在感动中抒写美好
2021-09-30 09:07:00  来源:检察日报

  创作,要有一颗善于捕捉生活的敏感心灵,一支随时记录刻画生活的笔,这是我们对这个火热时代的热切关注。作家所应该承担的抒写责任,不能狭隘理解并简单停留在泛泛的轻描淡写,而是需要付诸实实在在的创造性劳动。

  我曾多次在关于文学创作的讲座中,提到了创作就是一种灵魂再表达,一种信念再集聚,一种真实再呈现。一切的文学作品创作,无一不是包含创作者自我影子在内,自我的经历、思考和追求,其实都能在作品中找到脉络。这无疑是对创作者提出的严肃要求,一个作家首先需要具备足够的精神勇气,惟有真诚真实地面对自己、审视自己,他的作品才能最终打动人、影响人。

  创作因人而异。作品的呈现,取决于创作者对于这个社会、时代和历史的理解、熟悉和接纳程度。我最初的《光阴的故事》和《那时花开》,现在回过头去认真阅读的话,还是明显能发现其中稚嫩成分要多些,很多文字还是局限“小我”的抒写表达,这是创作中不容回避的客观烙印。而这之后出版的《听雨集》,“小我”的分量明显就少了很多。我努力追求抒写表达的是,客观多于主观,理性超过感性,就如同我在后记中坦承的“在风雨中经历人生”。总而言之,所有作品的字里行间,必然存在创作者或明或暗的心路史,这需要有心的读者去进一步发现和挖掘。

  鲜活的现实生活是创作重要源泉。多年来的创作经历让我越发懂得,生活不能一味沉溺眼前,还要有足够的“诗和远方”。但是,生活并不会主动“乖乖”给我们献上创作源泉,对于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人来说,必须努力成为生活“有心人”,在百味生活行走体验中获得创作上的灵感。这样坚持下来,文学创作才能如鱼得水,文学作品才会有滋有味。

  只有具备远足行走的独特品质,只有恪守行走的宝贵精神,才会有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和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行走,终会让我们时刻保持文学创作的激情动力。当我们愿意开始自觉行走时,文学世界美妙的天籁之音随即为我们响起。

  不过,倒是有过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我固执将自己锁在书房中闭门造车,结果非但没能获得丝毫写作契机,相反,还给自己思想和行动上造成反感和排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兴许是突然受到古人启发明示,我也开始站起身来,换上一身远行装束,开始从办公室、家里边和书房中走了出去,从此不再做井底之蛙,让自己的行走不局限于一时一地,更在于精神和心灵的跃升。

  我想起几年前行走在西安的那段经历,在这座深厚历史积淀的古城中,处处都是历史,时时都有故事,天天都有震动,我当时有感而发就写了《行走在历史文化中》刊登在《中国纪检监察报》,还记得身边的朋友看到文章后,表示在惊叹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同时,更加肯定了要像我一样走出去寻找“源头活水”的思路。

  当我每一回步行走路时,我身边的一人一物,一言一语都能触动我的敏感神经;每次当我驱车在路上时,外面飞逝而过的景致都可以令自己浮想联翩。然后,我会尽可能将这些稍纵即逝的“偶得”记录描绘在手机上、白纸上,一回到家便马上整理出来。如此,写作的灵感思路也就水到渠成、呼之欲出,并且源源不竭。其实这些年,我的不少文章,初稿都是在手机上完成的。

  创作与阅读是一体的。我一直都相信:阅读,是这个世界上简单且高贵的美好行为!阅读,让我们发现彼此心灵的那份默契,让我们能够激发彼此精神的共鸣。每一次夜深人静的时候,当自己捧着一卷书阅读,就如同和一位慈祥师长对话,如同和一位亲密朋友对视。阅读,让我永远不会遗失掉属于自己美好纯真的动人一面!阅读,更为我的创作积累知识储备和开扩创作视野。

  2018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开设“书单”栏目,每期都推荐一批经典阅读书目。按图索骥,我阅读后都进行思考,每回思考都有心得体会。于是,每读完一本书,就能写下感想文章,像《伟大道路的历史启示》《历史的另一扇窗口》《忧患的力量》《万水千山总是情》《大数据 大机遇》《从历史走向未来》《追问人生》等数十篇文章刊登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这或许是对阅读的肯定。读书、思考、写作,就这样有机联系在一起。

  毋庸置疑的是,创作归根到底需要长期的累积沉淀,而且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创造过程。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创造性行为,势必依赖于“苦行僧”式的自我坚守。这种自我坚守,我们可以称之为“情怀”。我相信这是一种大情怀,远远超越狭隘的个体本身,而且这种情怀绝不局限于一人、一物和一地。我们的文学创作,肩负的一大责任就是要号召大家构筑起大情怀大格局。(姚添丁)

  姚添丁,福建省南安市纪委监委干部、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2007年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光阴的故事》;2011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那时花开》;2018年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听雨集》。

  编辑:综合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