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司法与情感
2024-03-26 14:45:00  来源:检察日报

  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一上映,就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电影院里止不住的一拨又一拨观众,随之而来的影评也铺天盖地。民意汹涌,它既是电影艺术层面的一场娱乐狂欢,也道出了期待法治推动社会进步的大众心声。

  有人说看这部影片,像是在看剥洋葱,画面、剧情一点点触动泪腺,抑制不住的愤慨、同情震撼着内心。跌宕起伏的情节把人架在过山车上,随着片中人物命运的推进,看电影的情绪也起伏连绵。

  影片中,王永强被像狗一样拴在树上,面对妻子的被强奸无力的悲愤,画面视觉冲击力强,也寓意深刻。王永强基于“爱与保护”情感驱动下的伤害与刘文经的主观恶意伤害,赫然摆在观众面前。妻子郝秀萍以跳楼逃脱恶人的胁迫,拯救丈夫……让人不禁发问,难道公平正义要用死才能换来吗?

  张贵生在公交车上出手制止流氓骚扰女孩,却被判刑。让人不禁发问,难道见义勇为前要先去翻一翻法律,或者咨询下律师再施以援手吗?检察官韩明在张贵生女儿一句“你摸着良心说,‘他有罪吗?’”的质问下,沉默了。

  韩明的儿子韩雨辰看到同学被霸凌视而不见,或者面对校园霸凌者的辱打不还手,这是正确的处理方式吗?韩家迟迟未道歉,潜台词里不正是“我们要的不是正确,而是正义”的隐性表达吗?

  人间的悲苦总是奇形怪状,影片中人物的悲惨也是现实生活中不幸的缩影,有颤巍巍拄着拐杖申诉的老人,有手举牌子哭诉在街头的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他是谁的爷爷?他又是谁的父亲?他们遭遇了怎样的不堪,在本该安享的晚年里奔波在讨要公平的上诉路上,又卸下平日里撑起一片天的坚强在人潮里声泪俱下?

  郝秀萍跳楼前哭诉着“你们能保得了一时,可日子还长着呢”,压垮她的是对公平的绝望。郝秀萍的那一跳,跳醒了很多人的良知。但如果社会的正义是被悲剧唤醒,那它还是在法治建设有力有效的良性跑道上吗?正义应该光明正大地被表彰被传扬,所谓人们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才去期待春天的温暖,难道真正的春天不是开在山花烂漫里的吗?

  在司法和情感之间如何权衡的探讨由来已久,《尚书·舜典》中就有记载:“眚灾肆赦。”意为遇到不正当侵害,躲避现在危难,皆可谓之不幸,因不幸而触犯刑罪,应当赦免。《唐律》中亦有规定:“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可见,法理不外乎人情,自古皆是。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政务,只有法令也不会自己发生效力。我们是法律规定的受益人,也是法治的践行者。在电影《第二十条》的热度退减后,你、我、他,又将以一种怎样的社会责任感去践行正义?或许是一次求真务实的检察办案,或许是一次对校园霸凌的制止,抑或是继续做遵纪守法的公民……《第二十条》带给我们的撼动和思考不应是稍纵即逝的火花,而应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铸就我们见义勇为的底气,整个社会、每个个人都积极参与演绎一部共同捍卫公平正义的“生活纪录片”。

  影片中最打动我的是那一句台词:“我们究竟是把怎样的一个世界,交到他们手里。”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生活在一个比我们所处时代更好的未来,它不仅关乎法律条文,更是来自老百姓对正义最朴素的情感期待。

  编辑:综合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