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克己奉公的刘型
2018-10-30 15:56: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父亲是一名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老红军。他没有给我们兄弟姐妹留下存款和房产,只留下浓浓的家国情怀和‘克己奉公、廉洁齐家’的良好家风,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伴随并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谈起父亲刘型,女儿刘松柏心中充满感慨。

  刘型(1906年3月—1981年8月),江西萍乡人。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参与组织萍醴游击营。1929年随红四军主力下山后,先后担任支队、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军团后勤部政委等职。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南下抗日支队政治主任,中原军区政治副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军政大学政治主任,四野十纵队副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湖南省委常委兼秘书长、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北京地质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国家农垦部副部长,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1953年,党政干部由供给制改为工资制,刘型主动要求组织降低自己工资级别,以缩小干部和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不仅如此,刘型对担任北京地质学院院长应“享受”的待遇也严厉拒绝。

  “有次后勤部门给家里送来一对沙发和一块地毯,他下班回家看到后,非常生气。”刘松柏介绍,他拿起电话严肃地对后勤部门领导说,现在国家这么困难,作为领导干部不能讲排场,搞铺张浪费,立刻把这些东西拉回去。随后,他又交待工作人员,把这些家具给院里的苏联专家送去,“他们是我们请来的朋友!”

  “我们正在地毯和沙发上玩得开心,一看要被拉走,马上都嚎啕大哭起来。爸爸边哄我们几个边说,你们看家里这么多板凳,可以当木马骑啊,还有这地板,在上面打滚多舒服!说着就真骑着板凳在屋里转起来……”刘松柏为她父亲的天真行为笑着解释道。

  刘型的公车,不准家人乘坐。他告诉家人,“公家配的东西是用来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不是给家人享受的。”有一次,刘型的夫人生了病,想搭他的顺风车去医院看病。刘型对她说,“你不是有月票吗?坐公交车也很方便!”夫人知道他的脾气,也没多说什么。但邻居的孩子生了急病,刘型却二话不说,立刻让驾驶员把孩子送医院抢救。

  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在刘型身上也体现得很明显。刘松柏清楚地记得,她父亲出差必带针线包,无论是掉了扣子,还是破了衣服,他都自己缝补。有些衣服补丁摞补丁,她母亲实在看不下去,就劝刘型买件新衣裳,刘型却说:“补补还能穿,老料子穿着更舒服。”

  刘型和夫人育有三个子女,工作上,他们从不提及父亲的官位,也没有在单位搞过特殊,更没有向组织提任何非分要求,各自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直至退休。生活上,他们谨记父亲教诲,传承清廉家风。“我们3人是穿着带补丁的衣服长大的,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但本色不能丢。” 刘松柏说,她的孩子也穿过带补丁的衣服,只要穿着大方得体就行。老师曾对她说,一看她家孩子穿着这么朴素,就知道准是老红军的后代。

  “父亲倡导的家风成为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成为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成为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刘松柏自豪地说。(李伟 刘婧)

  编辑:许一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