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公益诉讼的“存在感”为何越来越强
2018-09-28 11:34: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为纪念改革开放及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展现各地检察机关在新时代的新作为,本报记者近期走进20个地市检察院,近距离感受他们在贯彻落实新时代检察工作总要求中的所思所谋、所作所为。敬请关注!

  广东省广州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处长陈宏最近心情不错。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他接连收到几个好消息: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支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的通知》;市中级法院将召开专题会议支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多名法学名家、行业专家受邀担任该院公益诉讼咨询专家库“外脑”……一连串的好消息让包括陈宏在内的广州检察人切实感觉到:公益诉讼工作越来越受关注与重视,同时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了!

  这样的感受正是广州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缩影。从支持起诉到全国人大授权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再到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明确写入两大诉讼法,广州市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工作也经历了探索实践、先行试点、全面推进、不断提升的过程,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公益诉讼的支持度和关注度逐渐提升。日前,记者走进该市检察机关,听到了许多主动监督、智慧履责的公益诉讼故事。

  “被告”单位执法培训为何要上公益诉讼课?

  ——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

  “实话实说,当时我们有点懵了。”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党组成员、执法监察支队支队长谢坚回忆第一次当“被告”时的情形,至今记忆犹新。

  2016年5月30日,广州市花都区检察院以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为被告,依法向法院提起该省第一起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位于花都区内交通要道附近的大片高岭土被非法开采。花都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作为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的派出机构,发现违法行为后曾作出“停止违法行为”的通知,但一直未进行实质性查处。为此,广州市检察机关先后向花都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提出督促履职的检察建议。但上述行政机关在规定的期限内未依法履职,致使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持续处于受害状态,花都区检察院遂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政府部门成了被告,这对我们震撼极大。”谢坚坦言,当第一次面对前来送达公益诉讼文书的检察官时,内心确实还是有些不理解的。但经过两级检察院检察官耐心讲解、细致沟通,谢坚和同事们开始意识到公益诉讼对促进其依法履职的重要意义。随后,该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成立案件处理小组,对检察机关指出的问题一一整改,督促、指导当事人和当地镇政府对涉案地块进行整治复绿,并对涉及的土地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行政处罚并移送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在确认所提检察建议事项已全部办结、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后,本着支持和鼓励行政机关主动纠错、依法履职的原则,花都区检察院依据有关规定,撤回行政公益诉讼。

  这件事让谢坚意识到,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并不是故意“找茬”,也不是为起诉而起诉,而是督促其依法履职,帮助解决问题。目前,该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每当组织执法培训时,都要邀请广州市检察院派员专题讲解公益诉讼,以促进依法行政。

  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在铁面司法的同时坚持智慧监督,广州市检察机关就这样赢得诸多“被告”单位的配合和支持。2015年7月至今年7月,该市两级检察院共审查公益诉讼线索1240条,办理诉前督促履职案件532件,提起公益诉讼29件。

  党委人大支持度和群众关注度为何双提升?

  ——主动汇报主动沟通主动宣传

  近日,记者跟随广州市检察院检察官到该市从化区鳌头镇中塘村大石古水塘非法倾倒垃圾案现场回访。经过广州市、从化区两级检察院的努力,曾经的垃圾坑变成碧波荡漾的水塘。

  前不久,根据这一公益诉讼案件拍摄而成的微电影《守护》斩获一项全国性微电影大奖。无独有偶,前不久,广州市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涉及海洋环境的公益诉讼案件经过海选、群众投票等环节,从近500个案(事)例中脱颖而出,入选广州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十大案(事)例。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当地群众对公益诉讼关注度的提升,既是因为广州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群众需求,办好公益诉讼案件维护公益和群众利益,也与该市检察机关立足案件主动宣传、回应群众关切相关。群众关注度提升的背后,也缘于当地党委、人大对公益诉讼工作的高度重视。该市两级检察机关及时向党委、人大汇报公益诉讼工作情况,获得党委、人大的肯定和支持。广州市检察院每月向市委改革办报告公益诉讼工作进展,同时高度重视该市人大常委会对公益诉讼的专项视察,通过主动接受党委的领导、人大的监督获取支持。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明永告诉记者:“广州市检察机关近几年扎实推进公益诉讼工作,既保障了公共利益和民生民利,也促进了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深得党委政府支持,深受人民群众欢迎。广州市人大对公益诉讼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开展专题视察,并在‘人大司法联网监督工作’设置‘公益诉讼’板块,加大对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监督,在监督中帮助检察机关解决一些实际难题,比如支持建立公益诉讼基金等。”他表示,“希望检察机关继续加强公益诉讼工作,广州市人大将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检察机关敢作为、多作为,为检察公益诉讼助力撑腰。”

  各路专家为何愿当公益诉讼“外脑”?

  ——注重总结提升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广州经验”

  前不久,广州市检察院成立了公益诉讼专家库,希望能够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公益诉讼的“外脑”。令该院副检察长周虹没有想到的是,当她向受邀的专家学者介绍了该院公益诉讼的相关情况以后,专家学者们都爽快地答应担任该院专家咨询委员。

  在得到专家认可的同时,该院许多公益诉讼经验也被兄弟单位“盯”上了。广州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公益诉讼组组长邱正文介绍,今年以来,已有来自省内外的13家检察院邀请该院前往交流公益诉讼的“广州经验”。同时,也有来自省外7个城市检法系统的近百人到广州“上门取经”。

  在广州市检察院检察长欧名宇看来,身处领风气之先的广东,广州市检察机关不仅自身要扎实做好公益诉讼工作,还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把闯出来、试出来的好办法好经验总结出来,把遇到的问题摆出来,为其他地方检察机关提供借鉴,使其少走弯路。

  在记者看来,除一般性经验外,广州市检察机关还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特色经验”:

  ——加强对基层指导,一体化开展公益诉讼。市院成立“广州检察公益诉讼协调指挥中心”,发挥在公益诉讼案件中的协调指挥作用,统一管理案件线索、统一研判监督策略、统一指定案件管辖、统一调配办案力量、统一指挥办案工作、统一发布案件信息。

  ——加强办案指引,规范化开展公益诉讼。市院制定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办案规程、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办案指引、出庭工作指引等多个规范性文件,统一全市公益诉讼规范化办案标准。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特色化开展公益诉讼。广州地域跨度大,各区情况不同,市院指导各区院结合本地特色,因地制宜开展公益诉讼。有的区人口密集、河涌密布,就结合河涌污染防治、生活垃圾整治开展专项工作;而地处较远的区,则关注非法养殖、固体废弃物倾倒等问题。

  ——加强研究总结,专业化开展公益诉讼。市院建立“广州检察公益诉讼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牵头成立公益诉讼调研团队,研究公益诉讼工作特点,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指导全市办案实践。

  编辑: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