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爸也错了”
2020-04-10 15:31:00  来源:检察日报

  从事检察工作十多年里,我办理过很多在情感上难以释怀的案件。至今我都还记得,在办理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一对父子互相认错的场景让在场的人都感慨不已。

  该案属于多人共同犯罪,而嫌疑人小孟(化名)是一个刚满16周岁的初中生。2019年年底,小孟因涉嫌聚众斗殴等犯罪被移送审查起诉。审查卷宗时,我注意到小孟在供述中有很强的悔过意识,而且对法律的认识模模糊糊。在他看来,只要自己不亲自实施犯罪,帮助别人做就不会触犯法律,正是这样的无知害了他。

  提起公诉前,我和同事约见了小孟的父亲老孟和辩护人。老孟来自农村,多年在外打工,话不多,就连跟儿子说话也是客客气气的。我们认真向小孟、老孟及辩护人讲明检察机关拟提起公诉的罪名和小孟认罪认罚前提下的量刑建议,并向他们解释了理由和依据,但老孟还是反反复复地向我们问了很多问题,最后他还不甘心地问:“还能再轻点判吗?”我没有立刻反驳他,考虑了一会儿才说:“这已经是认罪认罚后的从轻量刑建议,孩子还小,将来还是有很多机会。”接下来,我们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考虑是否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他们沉默、讨论、纠结、再沉默……老孟不断地向辩护人咨询问题,还时不时征求小孟的意见,父子俩最终选择了签署具结书。

  正在我们要收拾材料准备离开时,房间里沉闷的空气里忽然响起一声爆裂的声响,小孟突然伸出双手对着老孟喊了一声“爸”!老孟愣了一下,回身看着男孩,很快伸过手去,紧紧握住儿子的手。这时,小孟的眼泪倾泻而出,父亲也哽咽着。小孟愧疚地说:“爸,我错了!”而老孟也自责地说:“爸也错了!……”

  这个特殊的“父子情深”场景,让在场的我们都跟着湿了眼眶。后来,这个场景就像一张照片一样,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记得当时我走出提审室时,问过老孟“孩子和什么人交往你不知道吗?”他说:“知道一点,没想到会这么严重,是我们太爱他,太放纵他了……”是啊,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放纵就是一种错误,幸亏老孟意识到了,在他正确的教育下,小孟终究会改正错误、迷途知返。(赤峰市元宝山区检察院于海飞)

  编辑:开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