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时光回到10年前,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来到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与村民代表座谈,留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殷殷嘱托。
十年后的今天,记者走进峒山村,青白灰三色调的村居建筑与周围山水田园融为一体,处处洋溢着幸福的生活气息。这十年间峒山村的变化有多大,全国人大代表、峒山村村委会主任占志启用自己的行动给出答案。
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2013年,占志启还是一名普通农民。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峒山村那天,他正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咨询西瓜种植的事情。占志启回忆,总书记来峒山村视察时,对农村产业发展格外关心。
2021年,占志启当选为峒山村村委会主任。他带领村民先是在“农”字上面下功夫,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改变生活面貌的力量。此前,峒山村70%的劳动力在外打工,留守在村里的很多都是老人和妇女,很多良田空闲着。为了吸引能人回乡发展水稻、葡萄、鱼虾等种养殖特色产业,占志启和村两委成员带头签下合同,说服村民们把自家分散种植的土地流转出来,村里的1.2万亩耕地开始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能人返乡创业也给我们村输入新鲜血液,现在村里总共发展22个生态农业项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就业,全村80%的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2022年,村里人均纯收入达3.59万元。”占志启的言语中充满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说,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占志启说。
看山望水忆乡愁
如今,峒山村的乡村产业逐渐发展起来,村里常年在村的村民从10年前的不到1000人,增加到如今的2300余人。生活在村民们的手中也改变了模样,大家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峒山村人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让更多人来这里品味乡愁。
占志启和村两委成员注重乡土文化的营造,比如,在万亩莲花基地旁,搭建露营基地;在鱼虾稻田里,打造垂钓平台。不少城里人来到这里体验农耕乐趣。峒山村的名号越传越远。今年3月,长港镇举办峒山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推介峒山香米、鄂稻贡米、峒山莲芯茶三大农产品以及鸿峒山庄、栖客露营地、云景开心农庄等8家峒山境内旅游场所,峒山村“山水乡愁”的品牌由此打出。
在占志启的带领下,村里还建造山水乡愁苑、乡愁博物馆和村史馆等建筑,建成峒山乡贤工作室,推出峒山宴、峒山宿等配套文旅项目,擦亮峒山村的“山水乡愁”品牌。近年来,峒山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来峒山村考察时叮嘱过大家,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我要对得起乡亲们的信任,带领大家继续擦亮‘山水乡愁’品牌,真正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占志启说。
建言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在长港河一处“霸王罾”(一种禁用渔具)非法捕捞现场,占志启十分感慨:“我生长在长港河边,从小喝长港河的水长大。小时候河水清澈,河里总是蹦跶着河蟹鱼虾,我长大后,这里由于长期无序捕捞,再也看不到过去鱼虾成群的景象了。”
“霸王罾”学名“拦河大毫”,民间也称之为“绝户网”,一张近百平方米的大网横亘在河道,过往鱼儿不论大小,皆被捕杀,是国家明令禁止销售和使用的捕捞工具。2021年3月,鄂州市鄂城区检察院针对长港河内部分渔民长期使用“霸王罾”进行非法捕捞的行为,开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督促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协同拆除了8处“霸王罾”。今年6月,随着汛期来临,使用“霸王罾”非法捕捞现象死灰复燃。为加大对非法捕捞行为打击力度,保护长港河流域生态环境,不久前,鄂城区检察院联合区水利和湖泊局,对部分乡镇长港河段非法捕捞情况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并邀请占志启参与检察办案活动,征求其对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
“检察机关在调查走访中发现了问题,及时向当地行政机关送达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书,有力打击了长港河非法捕捞行为,保护了长港河生态环境,这样的法律监督行为值得点赞!”充分肯定检察工作取得的成效后,占志启提议,“检察机关可以结合检察开放日、主题党日、法治宣讲等活动,组织行政机关、基层组织、代表委员等开展现场观摩,提高社会各界‘共抓共管共治’的生态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