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又见乌川湖
2021-06-08 16:16:00  来源:检察日报

  隆冬时节的一个无风无雨的温暖日子,湖南省长沙县五美中学高中三、四班的四十几位同学聚会在乌川湖的一个生态农庄。同学们又见到了熟悉而陌生的乌川湖,感觉好亲切,好似重逢了一位久违的故人。漫步湖边的大堤上,看到清悠悠的湖面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两岸青山起伏,让人仿若置身仙境。有同学触景生情禁不住写诗赞曰:“乌川高坝出平湖,遥看远山冲连冲,碧波水天成一色,大禹也叹神斧工。”

  我最初听到乌川这个名字,是上世纪六十年未七十年代初,当时叫乌川水库。每年冬季,公社和大队就会通过广播发布通知,要各大队、生产队组织劳力去修乌川水库。于是,父亲就和队里的男劳力推着土车、扛着箢箕出发。吃住在工地上,一般要十来天才能回家一次。听父亲说,劳动相当辛苦,天没大亮就起床吃饭上工,天黑才收工。其时人们战天斗地改山河的热情甚高,为了家乡旱涝保收的长远大计,为子孙后代造福,大家身苦心甜。

  记得我们在读高中时,学校还组织去水库工地慰问演出过一次。那天下午我们排着队带着简单道具,从五美中学出发,待赶到乌川已是黄昏时分。此时工地仍一派热火朝天,挖的挖,挑的挑,推的推,有节奏的夯歌此起彼伏,高音喇叭的音乐山岭间飘荡。忍着疲惫,忍着脚上的血泡疼痛,我们匆匆吃过晚饭便开始演出。许多民工刚刚收工,还来不及洗脚,端着饭碗就坐在劳动工具上观看,一边吃一边喝彩。演出结束后,我们师生又连夜返回学校,其劳累程度自不待言。也许正是那次的深刻印象吧,这次做东的同学特地选址乌川湖,给同学们一个故地重游的机会,回味父辈曾经付出的辛劳。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几十个春秋过去,乌川湖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没有了人欢马叫的那种劳动场景,不见了父辈们挥汗如雨的身影。乌川湖,像一条玉带,静静地飘在崇山峻岭间。又像一位羞答答的美女,养在深闺。更确切一点说,它是我们江背镇的聚宝盆,是一条取之不尽的幸福泉,滋润着千家万户。

  湖的两旁,风景秀丽,环境幽静,建有不少生态农庄,四季有时鲜蔬菜,土产丰富,是一个避暑休闲的好地方。经常有城市游客来此观光旅游,生意不错。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同学们在宽阔的大堤上激情放歌。是啊,赞美歌颂自己的家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编辑:综合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