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吐槽
2018-11-20 12:05:00  来源:检察日报

  知道有人在背后说你好话,你会有多感动啊。

  郭沫若曾经与《宇宙风》杂志闹不愉快,到了很僵的地步。编辑陶亢德致信当时的文坛“大佬”周作人,问“鼎堂(郭沫若)究是何等样人”。周作人复信:“鼎堂相见大可谈,惟下笔时便难免稍过,当作个人癖性看,亦可不必太计较。”

  后来郭沫若与《宇宙风》的关系得以缓和。可能郭沫若也了解到周作人为他说的这几句好话。抗战爆发,郭沫若写了一篇文章,深以苦住北平的周作人为念,并有“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的推崇话。我甚至猜想,如果没有为郭沫若说的这几句好话,周作人抗战胜利之后的遭遇会更惨。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怀。可惜我们似乎觉得在背后说人坏话更有趣,为了表述便利,还专门为此造了个新词:吐槽。

  有位少妇,在网上一个论坛吐槽她婆婆。她万万没有想到,浏览这个论坛的竟有她的熟人,此人既认识她,也认识她婆婆,并且和她婆婆关系密切,于是终于忍不住将帖子的内容告诉了她婆婆。婆婆看了帖子之后当然是觉得“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向儿子施压,要求解除婚姻。可怜的丈夫陷入了“孔雀东南飞”式的困境,离婚那天神思恍惚,差点出了车祸。他们的儿子5岁,正是离不开父母的时候。

  吐槽吐出了这么大的悲剧。诗人梁小斌和妻子讨论幸福是什么。梁小斌总结说,幸福是一边吃零食一边看电视,再讲同事的坏话,最好再有丈夫在旁边附和。适度的吐槽也许真有缓解压力的作用,但很容易过头,一旦过头,不仅伤害别人,更是对自己心灵的巨大伤害。

  (来源:检察日报)

  0

  编辑:段玥  

上下篇导读

 · 支招
 · 后门
 · 叔侄
 · 美酒
 · 回家
 · 感冒
 · 植梅于心 砥砺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