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网络新“枫桥经验”
2018-07-16 15:37:00  来源:检察日报

  网络新“枫桥经验”范跃红何若愚

  ■一院一品

  检企合作共治共享

  近日,浙江省诸暨市检察院办理的全链条打击特大钓鱼软件诈骗案,入选“2017年互联网十大司法创新案例”。该案涉及400余名犯罪嫌疑人和数万名被害人,全部被告人均在判决前完成退赃,合计785万余元。

  近年来,涉网犯罪案件呈现井喷态势,仅2015年至今,诸暨市检察院共办理网络犯罪案件183件1206人,涉及20多个罪名。面对严峻的办案形势,该院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寻求党委主导下的政法机关、涉网企业多方联动,坚持把追赃、调解、维权贯穿办案始终,以“分类专办,分化处理、分案指控、集中引导、集中治理”为主要手段,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传统办案模式的全新路径,打防并举,推进网络治理。

  该院设立了专门的网络犯罪办案组,并与阿里巴巴集团、银行等建立长期合作,集合侦、捕、诉、审及互联网企业共建跨行业、专业化的协同办案格局。针对涉网犯罪人数多的难题,该院根据嫌疑人在犯罪链条中的作用、主观恶性、认罪态度等进行分类,运用不同的讯问、取证和指控思路,既坚持全链条打击,又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该院通过提前介入,为公安机关提供“证据清单”,形成网络犯罪案件证据收集、审查、审判指引;充分利用诉前会议、庭前会议制度,就争议焦点明确控辩双方初步观点,积极开展认罪教育转化工作,分批起诉,提高案件庭审效率。

  此外,该院还以检学媒合作为平台,不定期就新罪行、新规则、新问题组织学术研讨;结合办案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发送检察建议,促进网络的源头治理。

  在第二届网络新“枫桥经验”高峰研讨会上,该院的网络新“枫桥经验”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

  ■检察长说

  诸暨市检察院检察长谢剑

  作为“枫桥经验”诞生地的检察机关,我院不断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网络治理。

  网络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犯罪,其手段隐蔽性高、受害面广、影响力大,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加强互联网领域问题治理迫在眉睫。但在打击犯罪方面,政府、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等职权分散,政府监管部门有职权却缺乏技术,而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有技术却缺乏职权,“各司其职”和“技术壁垒”的局面使得治理互联网犯罪时捉襟见肘。从长远来看,寻求技术与职能的整合,实行群防群治,是破解现有困境的最佳出路,这其实是“枫桥经验”在互联网时代给予我们的一大启示。

  网络新“枫桥经验”就是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逐渐探索并总结出来的一套合作共治模式。2016年以来,我院在打击互联网犯罪中,汲取“枫桥经验”群防群治做法,横向上与公安、法院确定“全链条打击,但根据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实行少捕慎诉”策略,确保分类处理、宽严相济;纵向上寻求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技术支持,实行检察官与办案民警、企业技术人员定向联系对接,全方位引导固定、收集证据,实现有的放矢、高效庭审。

  编辑:段玥